新闻动态

富硒食品与人类健康

发布日期:2017/3/15  文章发布:唯特富硒

  硒对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越来越为各国科学家所重视,各国根据本国自身的情况都制定了硒营养的推荐摄入量。美国推荐成年男女硒的每日摄入量(RDI)分别为70微克/天和55微克/天,而英国则为75微克/天和60微克/天。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年人摄入量为50~200微克/天。


人体中硒主要从日常饮食中获得,因此,食物中硒的含量直接影响了人们日常硒的摄入量。食物硒含量受地理影响很大,土壤硒的不同造成各地食品中硒含量的极大差异。土壤含硒量在0.6毫克/千克以下,就属于贫硒土壤,我国除湖北恩施、陕西紫阳等地区外,全国72%的国土都属贫硒或缺硒土壤。这些区域的食物硒含量一般在0.01~0.06毫克/千克之间,而食物硒含量低于0.02毫克/千克,则被视为严重缺硒食品,长期摄入严重缺硒食品,必然会造成硒缺乏疾病。因此,芬兰、新西兰等国家已经通过颁布法令对作物、饲料、牧草等补硒合法化,使本国人均硒摄入量达到90微克/天。英国居民由于减少了北美进口的硒含量较高的小麦的消费,使该国居民的平均硒摄入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60微克/天降至1994年的34微克/天。中国营养学会对我国13个省市做过一项调查表明,成人日平均硒摄入量为26~32微克,离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最低限度50微克相差甚远。因此,卢良恕等多位院士积极呼吁要加强贫硒地区的食物富硒工作。

  一般植物性食品含硒量比较低,动物性食品,尤其是动物内脏含硒量较高。因此,贫硒或低硒地区的居民无法从植物性食品中获得足够的硒。但是,食物硒含量固然是影响人体硒营养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,但硒所存在的形式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。植物性食品中绝大部分硒以硒代蛋氨酸及其甲基化物形式存在,其活性比动物食品中硒代半胱氨酸活性高。有机硒在生物体内停留时间较长,在人体硒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,有机硒可作为“候补”硒源贮存在“硒池”中,当人体硒营养摄入不足时,“硒池”中的有机硒能够自动地补充到生理代谢中,从而在硒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满足硒营养的要求。而无机态形式的硒,如亚硒酸盐和硒酸盐,进入人体后,很快通过各种排泄途径排出体外,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,因此其毒性大于有机态的硒,而活性又低于有机态硒,一般只用作药品来预防和治疗硒缺乏疾病。因此,食品中硒的含量和存在的形式共同影响着人体硒营养的状况。


   人体缺硒会造成多种疾病,最典型的是我国黑龙江克山县地方病—克山病,大骨节病、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白内障、胞囊纤维变性、高血压、甲状腺肿大、免疫缺失、淋巴母细胞性贫血、视网膜斑点退化、肌营养不良、溃疡性结肠炎、关节炎以及人体的衰老都与人体缺硒有着直接的联系。

在线分享:
0